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股票有杠杆交易吗
(杨国平)
价值线 | 出品 ]article_adlist-->热公司 | 栏目
荆轲| 作者
边江| 编辑
价值线导读
被称为“保健品”第一股的交大昂立(维权),昨日股价跌停。
7月12日(周六),交大昂立突发公告,公司11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被立案。
公告显示,证监会决定立案时间是今年6月26日,就在6月24日,交大昂立曾对前董事长杨国平等原高管刑事报案。
交大昂立称:杨国平等人以公司名义千万元购买巨额保险,再退保,保费流入公司高管个人账户。
最新消息称,该案件被上海市警方“不予立案”。但交大昂立表示仍将追诉到底。
随着证监会的介入,更多真相将浮出水面。
杨国平目前仍执掌2家上市公司大众交通和大众公用,1992年,他带领大众交通上市并担任董事长33年,是目前A股资格最老的董事长。
随着证监会对交大昂立立案,“背景很硬”的杨国平,会晚节不保吗?
证监会立案和千万保费疑云
本周一,交大昂立股价惨烈跌停,今日盘中一度深跌6.54%。
就在上周五,公司发布公告称,因涉嫌披露信息违法违规,公司被证监会立案。
上述公告并未公布信披违规具体的具体内容。价值线研究院注意到,7月11日公告中,证监会决定对交大昂立立案时间是6月26日,和此前交大昂立公告刑事起诉杨国平在内的高管,仅相隔2天。
如此猜测,证监会介入或许仍与该案件有关。
6月24日,交大昂立曾发布公告,称关于涉及案值为2103.93万元的前董事长杨国平等时任高管损害公司利益纠纷案,公司已向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刑事报案并获受理。
7月9日,交大昂立董事长嵇敏透露,该案件收到警方不予立案的通知,对此,交大昂立已经申请行政复议。
2022年8月份,交大昂立换了控股股东和实控人,控股股东由大众交通变更为上海韵简及一致行动人;实际控制人上海大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嵇霖。
随后,大众交通退居二股东,杨国平卸任董事长。
刚接手交大昂立的嵇霖踌躇满志,说看好公司未来大健康产业发展。
但很快,嵇霖就变脸了,说自己变成了“接盘侠”,和已退居二股东的大众交通系,展开了“恶斗”。
这一切,或许要从他刚接手交大昂立3个月后,公司财务部门接到的一通电话说起。
据交大昂立总裁时任助理夏景华讲述,2022年11月,公司接到电话,松江税务局电话要求交大昂立自查保险费并补税。
财务人员翻查账目时发现:2018年有三笔总额1284万元的保险费支出,会计凭证、发票、付款审批单俱全,却独缺对应的保单合同;次日公司派人赴保险公司查询,仅获得部分脱敏的账户流水和受益人信息,保单合同依然“查无此物”。更蹊跷的是,2016年同样存在一笔380万元的保险费支出,同样无保单存档。
买了保险,为什么没有保险合同?钱去哪儿了?
随着调查深入,交大昂立发现,这两笔保费支出,都是先由公司支付给保险公司,再由前任董事长杨国平在第二年发起投保人解除合同申请。
随后,资金被退至原副董事长/总裁朱敏骏、原副总裁/财务总监娄健颖、原副总裁李康明、原董事会秘书李红,以及杨国平个人账户。
当时公司出具给保险公司两份说明,一份是保费资金来源自“被保险人工资额度中代为扣除”,另一份情况说明则指出“退保后分配金额准许个人进行领取。”
按照这两份文件,这笔钱在与保险公司的往来中,被当作了高管薪酬的一部分。
对此嵇霖表示完全不认可,“个人薪酬应由公司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决议,但经查询公司从未有过相关会议。同时,公司也未查到这两份说明底档和用印流程。真的有必要对高管进行激励,方式可以有很多,只要走正常的流程就可以,何必要用这么奇怪的方式而且还显得‘偷偷摸摸’。”
这个案件,引发了交大昂立新旧大股东之间的全面对抗。
“2018年公司亏损5亿,还拿1000多万买保险”,嵇霖的弟弟,现任董事长嵇敏向媒体大声质疑。
2023年,交大昂在规定时间内没发布2022年年报,还解聘了审计机构,公司股票被*ST,差点因此成为A股第一家因晚发年报退市的股票。
面对二股东大众交通和普通投资者的催促,交大昂立新管理层的解释是,要把过去的烂账查清楚。
“因在年报审计过程中发现多项涉及前期会计差错更正事项,该多项事项对年报数据认定产生重大影响,公司同时需要出具更正后的年报,工作量巨大,任务复杂繁重。”
公司表示,交大昂立前期错账的具体情况包括前任管理层私自用公司资金购买团体险并退保至个人账户、关联方资金占用、金融业务坏账计提和其他资产的坏账计提。
此外,在财报审计过程中,公司称,进一步发现前任管理层涉嫌舞弊的相关行为,包括上市公司2019年收购医养板块的价格严重背离资产价值,前期未对已产生明显减值迹象的巨额计提足额减值准备,以及前任管理层在2015年收购泰凌医药造成重大亏损严重损害上市公司利益。
2016年10月交大昂立完成重组,以约7亿元实际投资获得泰凌医药22.97%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随后,泰凌医药股价跌成仙股,公司只收回7000万投资款。2018年公司因此巨亏5亿。
在此过程中,有媒体报道,公司多项操作违规。
2023年3月,交大昂立收到诉讼通知,韵简实业向法院起诉公司时任高管杨国平、朱敏骏、葛剑秋、娄健颖,共同赔偿上市公司损失2.5亿元,原因正是2015 年的收购泰凌医药的过程中,四人严重违反忠实勤勉义务,利用第三人重大资产重组损害公司利益。
昔日保健品第一股
2001年上市的交大昂立,是A股的老牌上市公司了。
部分投资者应该记得,上世纪90年代,一款保健品“昂立1号”风靡大江南北,交大昂立正是这款保健品的出品方。
昂立1号最早是由上海交大生物系一个叫兰先德的教授和同事共同研发的,兰先德给这款保健品起名叫“only one”,然后音译成了昂立1号。
1989年,昂立1号面市,兰先德先是采用了地毯式广告轰炸的营销模式,又利用交大的牌子,让昂立走上了“政府路线”,“昂立1号”大规模进入上海的学校、超市等本地渠道,并成为了政府默认的“官方保健品”。
昂立一号火遍全国,随后登陆A股资本市场,大众交通是最早的股东之一。
根据公司2001年招股说明书,在保健滋补品市场的占有率和综合的排名中,公司产品自1998年5月以来,除3个月外,月度销量一直位居全行业第一。
1999年,交大昂立的净利润近6000万,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几年后,由于保健品业务连年下滑,交大昂立作出了向房地产进军的决定,由此引发了一桩贪腐案。
作为昂立1号的发明者和公司副董事长、总裁,兰先德的身份只是“国有事业单位派驻企业的国家公务人员”,他觉得自己股权少,没话语权,享受不到公司快速增长的红利。
2002年,交大昂立的子公司宝茸房产计划增资扩股,兰先德和副总裁叶文良,在未经交大昂立董事会讨论的情况下,决定交大昂立放弃增资权,由11个自然人认购增资(1元/股),买入增资的800万元股权。交易完成后,交大昂立持股比例降至48%,自然人持股占52%。
根据检方委托评估结果,交大昂立因放弃增资权,造成被侵吞的资产价值为4753万元。兰先德、叶文良从中各自占有685万元。
兰先德、叶文良等人,还注册了两家空壳房地产公司,跟昂立房产公司一起开发房产,所需建设资金5500万全由兰先德指示叶文良从昂立房产挪用,但最后的收益却由3家公司分成。此外兰先德还挪用3500万,以一家公司的名义,购买交大昂立法人股,二级市场抛售盈利后,再归还公司资金。
2007年,兰先德被抓。2011年,他被指控受贿、挪用上市公司资金,判了11年。
就在兰先德被抓的2007年,杨国平被选举为公司董事长,接替当时的董事长朱其棕,兰先德之前的职位则被同样来自大众系的朱俊敏接任。
杨国平兼任三家A股公司董事长——大众交通、大众公用,交大昂立,一时风光无两。
但杨国平也无法拯救交大昂立,在其任上,因收购泰凌医药,业绩出现了大幅亏损。
交大昂立近10年净利润
A股资格最老董事长,
资本高手杨国平
价值线研究院统计发现,杨国平是目前A股任职时间最长的董事长(从上市日计算),他担任大众交通董事长33年,担任大众公用董事长32年。
唯一能和杨国平掰一下腕子的,只有1993年上市的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
今年69岁的杨国平,在30多年前就已走进高层的视线。
杨国平早期职业生涯,一直担任国有企业基层管理岗位。简历显示,他曾在上海市杨树浦煤气厂党委、上海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党办、上海市出租汽车公司党委等单位担任领导工作。
80年代末,上海出租车市场管理混乱,宰客现象严重。
1988年,时任上海市长的朱同志收到了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投诉信,一位美籍华人反映在上海坐了10公里路的出租车,竟被收取了高达100美元的车费。
这一年的8月19日,在一次会议上,朱市长斩钉截铁地表示:“整顿出租汽车,是改善上海形象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下定决心抓好这件事情。”
32岁的杨国平,受命挂帅组建上海市大众出租汽车公司。
杨国平立下军令状:“如果我做不好,不要领导给我安排任何工作,我自己去开出租车,做一名优秀的出租汽车司机。”
当年12月24日,大众用从银行贷款6350 万元购买的首批500 辆红色桑塔纳出租车,开始穿梭在申城的大街小巷。通过32字的服务标准,上海出租车的风评,一下子好了起来。
为了体现“大众”服务理念,杨国平还拟定了32字的服务标准:“扬手即停,上客问路;电话预订,约时不误;电脑计费,公道合理;车辆整洁,礼貌待客。”
杨国平的做法让朱市长非常高兴,称赞其“为出租汽车行业树立了一面红旗”,还亲自给大众公司题词——“红色旋风”。
杨国平一战成名。
出租车公司是重资产,在那个钱少车贵的年代,要想真正解决出租车不足的问题,需要一大笔资金。
90年恰逢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当外界还在争吵股票这个东西到底“姓社姓资”的时候,杨国平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把大众出租车公司送上市,通过融资的手段来解决资金问题。
他先把大众公司的浦东业务进行了股改,1991 年的12月,浦东大众成为浦东新区的第一只股票。市民连夜排队购买,发生了踩踏事件,有人受伤被紧急送到医院。然而伤员表示:“不要赔偿,不要礼物,只要买一份浦东大众的股票。”
杨国平真正见识到了资本市场的魅力。
浦东大众的成功,杨国平干脆让大众出租车公司浦西的业务也进行股改,公司简称就叫“大众出租”。
这两家公司就是后来的大众公用和大众交通。
两家公司分别于1992、1993年在上交所挂牌,董事长都是杨国平,而且一干就是30多年。
杨国平被认为是资本运作高手。
1992年,大众交通同时发行发行AB股,是新中国证券市场第一批同时发行A股和B股的上市公司之一。
1999年,大众公用向大众交通定向扩股重组,出租汽车业务全部归并于大众交通,自身转向公用事业基础设施投资,开创了A股两家上市公司之间重组的先河。
媒体用一个很生动细节,揭示杨国平对资本市场的精通:
“1992 年时任市建委主任吴祥明听取了建委系统拟上市公司的情况汇报。当时拟上市的共有6 家企业,大众出租排在最后,被市建委认为是可上可不上的“中间状态”。但已经把上市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充分的杨国平用10 分钟的汇报,就让吴主任同意向市政府上报大众出租上市方案。”
后记
证监会的一纸立案书,犹如投入资本池塘的重石,在“保健品第一股”交大昂立身上激起了层层巨浪。
这不仅关乎一家老牌上市公司的信披迷雾,更将在A股沉浮三十余载、堪称“活化石”的资本老将杨国平推向了风暴眼。
杨国平并非普通高管。作为上海知名企业家和浙商代表,他长时间担任三家上市公司董事长,构建了一个横跨保健品、交通服务和公用事业的商业版图。
目前,外界最关注的是,杨国平同时在多家上市公司担任要职,其个人行为模式是否会形成跨公司治理风险。“资格最老”董事长精心构筑的资本版图,能否安然渡过这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真相,正随监管的深入而步步逼近。
交大昂立月K
大众公用月K
大众交通月K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富华优配_股票配资大全_股票配资程序观点